第166章 太子示好_无良帝师,我的徒弟是暴君
笔趣阁 > 无良帝师,我的徒弟是暴君 > 第166章 太子示好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166章 太子示好

  杨广沉默了许久,眼神复杂的看着黛琦,直把她看的心虚无比。

  “不会,我不会耽于美色。”杨广掷地有声的说道。

  他本就有志在天下的雄心壮志,而在从黛琦口中得知隋二世而亡的真相后,他更是日日自我警醒,决不可再重蹈覆辙。

  黛琦心中莫名涌出一股欣慰——看,这就是我教出来的徒弟,多正!

  系统幽幽插嘴:“你就没想过为什么你总是这么介意杨广纳妃?”

  “当然是怕他误入歧途啊。”黛琦不假思索道。

  “呵。”系统冷笑,“那也没你这么千叮万嘱耳提面命的。”

  黛琦语重心长:“爱之深,责之切啊,你不懂。我实在是太怕杨广重蹈覆辙了。”

  系统表示你开心就好,回头别“真香”就行。

  选妃的话题暂时揭了过去,之后的日子杨广又恢复了深居简出的生活,低调的不行。

  巡狩天下留下赫赫威名的晋王殿下,如今又从人们的眼中淡去了。

  而杨勇在得知了杨广选妃要延迟至少六年之后,不知抽了什么风找了个由头来晋王府看望杨广了。

  “大兄,二郎迎接来迟,大兄勿怪。”杨广拱手道。

  杨勇笑着托起他:“二郎跟大兄还如此见外。”

  “礼不可废,大兄既是长兄又是太子,二郎自当尊敬大兄。”杨广一板一眼的回答道。

  杨勇心中满意几分,笑意更加真诚:“你我兄弟本就亲厚,随意些即可,无需如此拘谨。”

  “是。”

  杨勇拉着杨广往里走,顺便拉起了家常:“二郎可还记得小时候追着大兄求抱的事?”

  “唔,记不太清了。”杨广迷茫道。

  就算真的有这种事,那肯定也是很小的时候了,这谁记得住?

  “哈哈,也是,那个时候二郎你太小了,才三岁,肯定已经不记得了。”杨勇遗憾笑道,“不过大兄可是记得很清楚,二郎可是很喜欢大兄的呢。”

  杨广皱眉回想了一下,觉得这应该不是无的放矢,毕竟那个时候他太小,上面又只有杨勇一个兄长,自然是仰慕他的。且杨坚自他们小时候就教育他们要孝悌友爱,那个时候兄弟姊妹们肯定是十分和睦的。

  只是时过境迁,裂痕一旦产生,就不可能再缝合了。

  这无关乎对错,不过是立场不同,也正因此,他们之间的裂痕也会越来越宽。

  如今杨坚才刚登基不久,兄弟之间就猜忌了起来,等到皇位之争日渐激烈时的境况便也可想而知了。

  杨广按下心中想法,忙顺着他的话回答道:“二郎之心依旧,只是如今自不能再像小时候那样无状。”

  “你呀。”杨勇无奈的指了指他,又往里走了段路,便见杨俊也闻讯跑来了。

  杨俊小家伙对杨勇没敢那么亲昵随意,反而恭恭敬敬的行礼问好。

  “三郎快过来。”杨勇招招手,等他走近便毫无顾忌的揉了揉他的脑袋,“三郎在二兄府上玩的可开心?”

  杨俊点点头:“开心,不过三郎也有读书练功,大兄要看看吗?”

  杨勇失笑:“今天就不考校你了,不然大兄也太不近人情了。”

  杨俊笑眯眯的道谢:“多谢大兄,大兄我给你看看我的新朋友。”

  “哦?”杨勇顿时来了兴致,“快带大兄看看。”

  杨俊转头小跑一段,杨勇侧头跟杨广对视一眼,也好奇的跟了过去。

  来到杨俊的院子,杨勇二人就看到杨俊抱着一只肥嘟嘟的黑白小熊走了出来。

  “这?”杨勇惊讶不已,“莫不是白老熊?”

  杨俊点点头:“正是,大兄真是见多识广。它叫小滚滚,是不是很可爱?”

  “为何叫小滚滚?”杨勇不解道。

  “因为它特别喜欢到处滚来滚去。”杨俊简单直白的解释道。

  杨勇闻言不禁错愕失笑,显然没想到是这么个简单的答案。

  半晌,才伸手道:“来,让大兄也抱抱。”

  杨俊将小滚滚递了过去,没想到小滚滚一点都不认生,揪着杨勇的发丝就玩了起来,还一直扒着他不放。

  杨勇大笑不止,抱着小滚滚颠了颠,玩笑道:“这么舍不得孤,不如跟孤回去?”

  “唔唔。”小滚滚好似听懂一般使命摇头,还伸爪子推杨勇,想要从他怀里挣扎出来。

  “哈哈,这小东西可真是有灵性。好了,好了,孤跟你开玩笑的,孤把你带走,三郎可要哭鼻子了。”杨勇不以为忤的笑道。

  杨俊闻言连忙解释:“它是黛师父的宠物,不是三郎的。”

  杨勇一怔,随即干笑一声:“原来是黛少主的,怪不得如此通人性,与黛少主这般钟灵毓秀的‘仙子’再般配不过。”

  杨俊使劲点点头,十分赞同。

  杨广却莫名有些不爽,那个货怎么到处招蜂引蝶,前有陈叔宝,后有杨勇……

  黛琦还不知道她莫名又躺了一枪。

  杨勇索性在杨俊的院中陪他和小滚滚玩了许久,然后才告辞。

  “我们兄弟难得如此欢聚一堂,尽兴玩耍,今日真是不虚此行。”杨勇颇为感慨道。

  “大兄若有闲暇,二郎随时扫榻相迎。”杨广客套一番。

  “哈哈,那真是极好,不过今日不早了,大兄还有些公务未处理完,便不多留了,来日再来找二郎和三郎玩。”杨勇顺势应下,然后拍拍杨广,“二郎不必送了。”

  “是,大兄慢走。”杨广候在原地,直到杨勇离开才转身回去。

  黛琦不知从哪跳了出来,往外瞧了一眼:“他来干什么?”

  杨广沉默着继续往前走,心中也在想着杨勇的来意。

  两人并排进了主院正堂,忽然,杨广脚步一顿,露出一丝冷笑:“大概是知道我选妃之事要延迟六年之久吧。”

  黛琦也反应过来:“唔,这么说他是觉得你威胁不到他了,所以赶紧过来修复兄弟关系?”

  杨广默然点头,心中对杨勇的目光短浅也很无奈。就他那个尿性,不用别人威胁迟早有一天也会把自己给作死。

  有时间来他这里下功夫,还不如多修修己身。

  “那不用管他,正好你也清静几年。”黛琦无所谓道。

  毕竟杨广还小,还是低调些好。不然就算杨坚同意把皇位传给他,大臣们还不放心呢。

  再者,如今杨勇圣眷正浓,甚至已经开始帮着杨坚批复奏疏了。这种情况下杨勇乐意化干戈为玉帛,占便宜的反而是杨广。

  “如今天下尚未一统,大隋还是应该以休养生息为主,也着实不宜内斗。”杨广高瞻远瞩,放眼天下。

  黛琦点点头,对此十分赞同:“这才是志在四方的好男儿,说来我也的确十分佩服官家。在后世的史料记载中,官家自登基以来几乎每年都有外邦入侵、内臣谋反,连年战事不断,兼之还有地震、旱涝等诸多天灾,却依然能在百年之后留下供全国百姓吃上五十年的粮食。”

  而在杨坚去世时,整个隋朝有人口将近四千万!能供这么多人不需要劳作便能吃上五十年的粮食,那该是多么庞大的天文数字?

  仅此一点,说杨坚是千古一帝便丝毫都不为过。

  “阿爹雄才大略,自是一代明主。”提到杨坚,杨广也露出了极为敬仰的神情,随后才凝重道,“不过,既然如今我已经提前知晓了大隋的诸多隐患,应当想办法为阿爹分忧才是。尤其是大隋的心腹大患突厥和吐谷浑,需想个一劳永逸的办法。”

  这些游牧民族确实是难啃的骨头,他们居无定所,想要找到他们的老巢一举歼灭都不容易。而每当中原粮食成熟时,他们就要来掳掠一番,要是运气不好被打败了就爽快的投降认爹,然后第二年继续来骚扰,简直不要脸之极。

  他们的行为,对于达官显贵来说,只要不是打到京城来,那只是面子问题,但对于边城的百姓却是朝不保夕、流离失所之苦。

  后者是刻骨铭心的痛苦和仇恨,不是文人一支笔几篇文章就能掩盖过去的。

  “关键不能只靠战。”黛琦谆谆诱导,“昔日汉武帝穷兵黩武虽然将匈奴打残,但依旧治标不治本,关键还是得靠两点。”

  “哪两点?”杨广好问道。

  “其一,需自身强大,此强大不是一时之强大,而是能代代相传下去的强大。”黛琦强调道,“其二,则是以此强大之处掌控异邦之命脉。”

  杨广闻言不禁陷入深思之中,并有所明悟:“是否就是你们后世所说的‘科技’?”

  “不错,唯有掌握核心之技术,并不断开拓探索,永不止息,才能代代相传。”黛琦肯定的回答道,“然而‘科技’的崛起,必然冲击‘神学’,但只要当权者谨记‘君权民授’而非‘君权神授’,便也可保皇权巩固。”

  只要民心向背,神又算的什么呢?

  古往今来多得是借助‘神学’谋反之人,但有多少失败了?无非是不得民心罢了。

  杨广听完,也深知此事之艰难,需帝王有开天辟地之魄力、高瞻远瞩之见识才可推行。

  否则最后也只会沦为“闭关锁国”的悲哀下场。

  ,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qgdo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qgdo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